思考&创造&交流 @即刻&即友 整理@江浩Corli
20200401
@金叶宸
聊聊为什么我昨天会说罗永浩卖小米的中性笔是灾难级的购物体验,首先考虑几个前提:
1.参与这场直播的用户多为首次使用直播电商服务;
2.这也是罗永浩卖出去的第一款直播电商产品(两边均为首次)
3.这款产品的客单价极低。
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到,卖中性笔的时候,房间里用户都是看热闹来的。中性笔的使用场景够广客单价极低带来了很低的购买门槛。这是今晚最好的“纪念品”。也是一个晒单的好机会。
而首次使用抖音直播电商的用户压根不明白什么直播电商的规则和潜规则,所以他们不会提前填好自己的购物地址,也预计不到这么个小东西会秒空;
抖音明显在产品和运营上准备不足。抖音有朋友告诉我这款产品备货14万套,备货量已经很大了,奈何卖太快,实在没办法。实际上我们参考第二款奈雪的茶的销售速度(卖了超过7分钟才卖空),其实抖音完全可以做两件事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这次购物体验:1.把卖空后的补单产品在抖音小店做成预售订单;2.给出预售上限剩余多少件。
让所有用户跑完购物流程,填写自己的物流地址,关联自己的钱包信息...再晒一下自己刚在抖音完成了人生第一单直播购物体验...
很多人会谈昨晚老罗有多少准备不充分。但卖笔这个环节让我感受到了抖音团队的准备不充分。
20200402
@王屹芝
趁着大批吃蔚来瓜群众蔚来关注我,求个C端产品经理。📪 Natalie艾特cogo.club
20200403
@即士多
Hi,大家好,即士多上线啦 ~
我们是一个以开店-上架的形式去和好朋友们分享你买过的好东西的地方。希望即士多可以激发大家对好生活的热情,去展示自己的物质家园,不管是多小的一个物件,只要它在某一个时刻打动过你,都值得分享出来!
也可以把店分享到Jellow或者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关注你,因为还在公测阶段,对即士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噢。开店一起玩,分享好商品!
@曦扬 评论
猜测未上佣金体系的原因除了是mvp产品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怕佣金体系让种草分享的动机变得"不纯"而影响内容质量,这个平衡需要好好把控。
聊到这点就要吹一下jellow了,用户质量真的高,做什么产品冷启动都能快速积累高质量用户和内容
@方墩儿
他说,你入职起爱奇艺就一直抄你产品,真厉害啊宝宝。
我的想法是:
首先产品不是个人的,肯定是团队结晶,哪怕定位和构想都出自你呢,不好意思,这个世界每天有很多人都在疯狂地想,正常人能想到的,别人也ok,但你们真就做出来了,最后也是团队合作功劳;
其次,头部竞品在商业产品上抄来抄去,一般出于对广告主预算的争夺,你一个行业top1的媒体如果出个新品,头部客户光尝试一遍就不少预算了,竞品肯定要跟进啊,不能新品都让你家出了,抄你是寡头竞争下的必然并不是真的产品做得好
总结就是。公司牛逼不代表个人牛逼,但很多产品都误以为自己牛逼了,哎,做好产品这是本职工作呀,根本不值得炫耀,别人夸我反正每次我都挺胆战心惊…
@Rey_L
即士多的确是社交电商,我只是纯粹好奇一个问题,现在开店的人靠什么驱动其长期运营?他们可不是为了赚钱咦。
@Rey_L
我在判断哪家公司的产品会换灰色皮肤的时候,基本都猜对了hhh,滴滴头条一定会做,京东会做,淘宝也许会做,拼多多肯定不做。
20200404
@佛系少女要早睡
会越来越觉得低估专业领域的运营能力沉淀是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人常犯的错误:
在张维看来,靠钱烧的商业模式,不容易烧成功,因为它最终还得依靠传统技能,这也是张维不看好造车新势力的原因:“造新能源车,考验最多的还是传统的造车能力。”
张维表示,这个道理以海底捞为例就很清晰:海底捞是中国最大的中餐企业,去年销售收入接近170亿元,今年有人预计能超过200亿元,但如果有人想靠烧钱复制一个新概念的海底捞,大家都会觉得荒谬。
“我们搞10亿资金,从海底捞挖一批人,再来点互联网基因,我们复制个海底捞,你觉得靠谱吗?你肯定觉得不靠谱。因为商业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复制,背后检验的这种运营能力是非常长的时间积累出来的。”他解释道。
@你怎么能咬人呢 评论
有点疑问,不看好造车新势力因为考验传统造车能力,那么有传统造车能力的厂商有谁在新能源这条路上跑出来了吗?领克不是造车新势力,背靠吉利,不是一样会“犯专业错误”吗?蔚来已经烧出来了高端国产品牌,这是所有传统国产厂商都做不到的事情。前段时间有个关于上汽收购蔚来传闻的玩笑,反正蔚来都是从上汽挖来的人,被收购也就是员工回老东家了,造车新势力很多人都是传统车企出身,不会换个公司就差传统技能了,差的是时间
@Leo Chiu
谈点看法。首先,二级卖方行研是依赖实习生杠杆的重灾区,没有一帮免费小黑工,哪有这么多人均报告产出,甚至听过一个分析师带10个实习生,这些实习生还有自己的实习生;其次,荐股无非为了佣金派点等目的,不是自营投资就别苛求报告废话连篇同质严重,毕竟有用的报告股民还想免费看?能免费阅读的都标着买入评级,以至于国盛的PDD看空报告被疯狂传阅,再差的看空报告,哪怕数据单调论据不足逻辑简单,也比看多报告强数倍;最后,二级卖方行研本身仍是好职业,是拿着公家的钱给自己充电的职业,是在为资本市场输出研究员,不管是前途还是钱途,都比大部分金融岗好。不要因为浑水草根调研取胜就怀疑传统行研,草根调研的确是最好的DD,但只有在怀疑标的公司有严重猫腻时才需采用。在市场大部分信息公开透明可信的前提下,费时费力费钱的草根调研不是最好的尽调方式,凡事要讲性价比。
而且A股分析师不写卖空报告并不是懒得写,更多是出于制度的局限性。首先,A股没有做空机制,使用沪深期权也只能对大盘做空,做不到个股或板块精准对冲。当然可以说什么国情云云,但一个市场没有做空机制,就像国企地方ZF债几乎没违约,银行几乎不倒闭一样,是不合理的。在没有做空机制的情况下,分析师遇到有猫腻的个股往往选择避开转而分析其他个股,而不是为机构投资者分析其猫腻。其次,A股分析师并不独立,事实上非常受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高管所左右,写卖空报告是和机构以及上市企业高管对着干,对个人职业生涯很不稳妥。如果出卖空报告时,机构正在加仓,高管正在准备减持,那emmm。这一点在一级市场也一样,即使在注册制下,投行资本市场部也还没强势到可以把握定价权。最后,自媒体非常擅长偷换概念,典型就是胖虎定律,即一个人做了很多坏事,偶尔做了一件好事,大家就觉得这人本质也不坏嘛,如果一个人一直做好事,有次有意无意做了坏事,大家就会认为他以前都是装的。浑水这次就适用胖虎定律,浑水做空瑞幸成功并不能代表以做空为主题的基金是好的盈利模式基金,浑水历史上做空失败案例也不少,比如做空新东方就损失惨重,而且做空的DD和交易成本高,综合下来,浑水基金整体收益并不高。
@R1hanNavy
同一个月亮,同一个价位
三星Galaxy S10,52mm长焦镜头、10倍数码变焦、夜景模式,和索尼α6000,套装55-210mm套装镜头、210mm焦距、手动曝光
“单反品质”“超视觉拍摄系统”,和一台相机
⚪️和🌔
@好好说话别戳屏幕
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的登记报告制度,一个月过去了还是在用纸笔登记,除了手机号外,其他都能留虚假信息。即使是留真实信息也有泄露风险,从纸质记录转电子档或者拍照发送到药监局医保局工作人员邮箱,这中间信息传递这么多手。🙂
微信支付、支付宝、钉钉、企业微信的零售药店行业解决方案推进的实在太慢了。
是公关医保局药监局遇到门槛了,还是药店KA不爱用?
@同蕃
Apple 其实有一堆可以社交属性可以很强的产品:Apple Music Friends, Find My People, Activity Sharing, Group Messages, Group FaceTime, Photos Shared Album,还有 Apple Watch 的 Walkie-Talkie,iCloud Drive 文件共享和协同编辑……那么有人愿意同我加个 Apple ID 好友吗 🌝?
20200406
什么都没有发生
20200407
@海枫
第一期Newsletter更新,一切还在熟悉当中。
欢迎订阅
https://seamaple.hedwig.pub/
《食品观察第1期 | 中国即饮咖啡的战争,食品创业公司多元化的窘境,雀巢与银鹭的关系》
@HelloGitHub
早上好~今天推荐的是一款基于 Python 的开源金融数据接口库 —— akshare。它提供了股票、期货、期权、基金、数字货币等金融产品的基本数据、实时和历史行情数据、衍生数据,包含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到数据落地的一套开源工具。满足了金融数据科学家、数据科学爱好者在金融数据获取方面的需求。https://hellogithub.com/periodical/volume/47/#akshare【卡路里卡路里卡路里卡路里,燃烧你的卡路里!来!来!学起来!】
https://github.com/jindaxiang/akshare
@耶律戒糖
这可能是中文互联网上,内容最详细,排版最精美的《电报使用指南》:
https://tingtalk.me/telegram
作者耗时几个月,把 Telegram 官网的 FAQ 和 Blog 全部看完了(从 2013 年至今),确保《电报百科全书》的信源准确。
全文接近一万八千字,并还在持续更新中。
文章作者也是即刻时期即友,在 2016 年国庆,花了一周时间看完了「即刻 App」的所有主题(圈子),写了一篇三千多字文章:《即刻 App - 不再错过你感兴趣的资讯》。作者称即刻已经没有复活的可能了,Telegram 顺势成了他的资讯中心。https://mp.weixin.qq.com/s/f0Y2dJ6pH8xBQYozr3XPMQ
欢迎即友使用 Telegram 通讯软件,让我们一起在这片乐土上过上体面的数字生活。
20200409
@丹彤
拖欠了很久的文章,篇幅有限很多还说得不够不透,期待和大家讨论🌬
《被互联网改变的音乐世界》
https://mp.weixin.qq.com/s/WE_vMhNzEfXqf3iYcoLzTg
20200410
@王墨
分享一个对美团业务的看法
今天看到“美团闪购”的品牌被换成了“菜大全”
因为去年我测试过一次类似的业务,所以很了解
这本质是一个给现有菜市场摊位做代运营的业务,美团现在给摊贩解决信息化问题,包括流量供给,配送供给,以及线上门店的优化,妥妥的供给侧优化,但整体做的还非常浅
不过这个形态的优势非常明显,就是复制扩张速度极快,对于美团现有能力来说,基本没有成本,毕竟不用自己直接管控生鲜供应链,供应链成本和菜摊分拣的成本都转借给了摊贩老板
劣势也非常明显,因为不管控供应链,也不强管控摊贩,就是基本控制不了商品的售卖价格和品质,同时每一个点位价格不一样,用户购买体验是非常不统一的,一旦用户发现叮咚买菜的价格更低,很快就会流失掉,而摊贩要收入,美团要订单和市场规模,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旦扩张起来,这个问题会严重激化
我去年花了一个月做了30个点位覆盖了整个杭州,有订单,有粘性,但要补贴,每天都在亏,发现如果不控制供应链,或许不深入了解生鲜供应链,这个生意没法持续做下去,生鲜的进货价,是一天一个价,非常不稳定
我对平台类的生鲜电商是非常不看好的,解决的问题太浅了,只有自营类才有存活的价值
另外,提两个小问题
你觉得一盒500g的三拼精品果切(例如菠萝,哈密瓜,草莓)卖25元合适吗?
另外,你觉得它成本多少钱呢?
不看好美团自己做生鲜业务,有餐饮外卖做流量入口足够了,生鲜其实跟餐饮外卖很像的,也是流量入口,挣不了多少钱的,不太适合已经上市的美团自己做,投资并购现有公司会轻松一些
@WitMa
企业微信劝退大法:
1.更新缓慢,功能缺失,比如才出的共享日历功能和文档添加评论功能,收集表也是疫情才上的,相当鸡肋,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的OKR这些;
2.微盘微文档臃肿,运行内存极大,启动慢,功能不完善,不能脱离企业微信单独使用;
3.找不到客服,重启软件,重启电脑,卸载重装数次不能解决后我找了客服,永远是咨询人数过多…两个月之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回复;
4.功能限制,比如限制企业微信和微信互加的数量,当然这也是大家选择它的最重要原因,老罗第一次直播公众号放的企业微信被限制了,第二次用微信+第三方了;
5.最后一张图是飞书支持。
20200412
@谢指导说
以我看过的案例,逻辑和概念不清被带沟里的记者编辑很多。当年著名的小许知远李翔采访柳传志,跟着柳传志喊说一人一票不好,会分别人家产。和caixin这篇稿子几乎是一个套路,就是首先不知道自己讨论的问题概念基本核心是什么(比如一人一票是不会用于产权问题的),然后被一个逻辑陷阱直接带歪。caixin这个稿子初衷是想找另一方的声音来对照,但记者明显是high了,从外围证据开始拼凑全貌的推理小说瘾犯了。问题在于,基于证据的基本事实和心证脑补的情境分析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说个糙的例子就是远看像个女的近看像个女的摸摸手听声音像个女的然后就断定是个女的,结果人家是个人妖,外围证据都很丰满却恰恰没去看一下核心证据。
20200413
@Colinjia
在运动时脑袋蹦出了一个非经检验的理论
现象:1.好的工程师大多成绩特别好
2.好的作家/产品经理和成绩好的相关性没有那么大
假设:作家/(古典)产品经理的掌握的更多的是知识之间的关系,而工程师更多的是掌握知识本身
而写作是一个相对容易上手的技能,而编程和设计相对比较难上手,所以古典产品经理需要和工程师和设计师协作
在学校里成绩好更多的和掌握知识本身这个因素相关
所以好的工程师应该是聪明的(字面意思)
好的作家/古典产品经理应该是有灵性的(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而决定聪明的和有灵性的可能和注意力的机制有关
聪明的人的注意力切换是非常好的从要么专注物体A要么专注物体B
而有灵性的人的可能会经常注意力残余,专注物体B的时候还在一部分注意力想着其他东西比如物体A,这导致他们更容易发现物体A和物体B的联系
@海枫
百度没有文化、腾讯没有梦想、美团没有生态、阿里没有公关
https://m.huxiu.com/article/348930.html
@milk2cold
招一个看消费的投资经理,坐标北京,主要负责cover新品牌。2~3年消费投资或fa经验;对吃喝玩乐很有兴趣的社交达人亦可。
我们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头部社交电商平台,有自己的投资平台。
有兴趣发简历至milk2cold@gmail.com ,如有问题也可微信联系milkcold。
@汪小天Will
昨晚是在清华做的线上分享
@匿名沙雕网友9257
不要相信朋友圈里自学Python数据分析大大提高效率的广告,这对99.9%的人是不现实的,用Python做数据分析的门槛实际上是相当高的。
首先会用Python编程就挡住了绝大部分人;其次会用熟练使用常见的Python数据分析库(工具)如Numpy等,又挡住了剩下的很大部分人;最后,具备清晰的数据分析思路,又挡住了剩下的部分人。
个人认为数据分析的方向是不要编程。
一般非数据分析/BI相关岗位的企业员工,如果只是小样本的离线分析,用Excel就行。如果企业需要分析大样本,建议招个数据分析师,或者花钱买个Tableau的许可(License).
@元气J
富有的迪士尼连《汉密尔顿》都能买下来,官摄明年上映,热泪盈眶了。
求引进,真的买不起剧院票。
@王墨
美团这被骂跟阿里不是一回事
美团的佣金收入三倍于广告收入的
这跟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恰恰相反,广告收入远超佣金收入看财报就知道了
而且阿里有全国第一的公关团队,美团这一关舆论很难过,阿里本地生活可能正忙着抢份额
另外,外卖业务是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的,这一点我之前也说过,人一天只会吃三顿饭,不会因为外卖平台而多吃一顿,这跟电商平台根本不是一回事,电商平台有很强的去库存和做增量的作用,让天南地北的货和人匹配起来,价值显然
外卖平台从一开始做的就是存量市场,也是区块化的市场,你吃的可能就是你隔壁几条街的东西,还得让人专送过来,这就是这个业务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外卖无论从哪条常理来说都应该比堂食贵啊,但用户已经被惯坏了,吃外卖是为了什么,是方便,更是便宜
用户要便宜,商家要利润,平台要规模,要流量,要挣钱,可外卖偏偏就是个客单价低的赔钱货,要我说,美团你干脆外卖业务别挣钱了,纯给其它业务导流算了,既然我不挣钱,也拖着饿了么别挣钱,免得心烦🐶
所以外卖业务的“天猫化”是当下最紧急的任务啊,中小餐企能给你平台带几个钱,又烦人,但问题是我们都知道,大型餐饮企业,没有谁靠外卖活的啊,只要疫情一过,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外卖平台永远是个低客单价的苦逼生意
@精神病人顾大夫 评论
外卖不仅仅是饭,把美团等同于外卖,再把外卖等同于订饭是不准确的。
美团抢的也不是让用户多吃一顿饭,也不用多吃,要的是多匀一顿饭给外卖,甚至在家做和点外卖可以同时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远没有达到天花板。
至于堂食,除了偷工减料以外,外卖是没有客座成本的,这是一个隐形成本,堂食一中午卖200份,毛利1000块,外卖在堂食的基础上再卖300份,东扣西扣毛利500块,你要不要?
@王墨 回复
外卖平台要真的能带来很多增量就好了
高校市场就是典型的困境,有多少大学的餐馆把平台骂了个死,因为学生都不出来吃饭,也不愿意付多少溢价费用,然后堂食单越来越少,外卖单越来越多,投入的也是一样的人力物力,赚钱不如堂食多,门店又必须得开着
平台一直涨抽成,商家苦啊
而白领市场衍生出了一堆外卖作坊,以外卖为主的餐饮店,这种类餐饮店……唉
@胡侃侃 评论
1.大型餐饮企业以前鄙视外卖,好菜一装在饭盒里就破坏了风味,外卖利薄还影响堂食价格体系。疫情会逼迫大餐饮在一定程度低头。重新思考怎么做外卖,对平台是个机会。2.外卖平台单量做得好的,有一大批是外卖型餐厅,租个不显眼(所以便宜)的铺位做蒸柜厨房,堂食部分形同虚设,买饭等同于食品零售生意,所以能赚钱。3.最苦的是街边小餐馆,能力精力有限,堂食外卖两头都顾不好。
@FTD_RC 评论
外卖业务的局限性是有的,毕竟是个蜂窝维度的苦生意,所以没办法跟电商比,电商是城市维度甚至全国维度。 但对于外卖业务天猫化不太认同,消费能力还达不到,而且中小餐企往往是收入来源,不缺流量的大餐饮企业,费率又低又要给补贴,往往美团是贴钱做,只是为了保证供给而已,所以疫情过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也无所谓。 不是抬杠,阿里体系是强,但是本地生活真的不够美团打的,让老王或者莆中过去带队,投200亿刀可能有机会
@张美芽 评论
阿里做本地生活不抽佣,商家如果两边都做,在阿里系的价格也会更有竞争力,消费者当然是哪个便宜选哪个。就阿里想做本地生活了,美团扛不住的。现在的美团,用户商家哪边都不讨好。拼多多同理,它真能一直不抽佣做下去,拉品牌旗舰店入驻,商家价格能给到更优,淘宝也害怕。
@kyth
Instagram创始人Kevin Systrom开了个blog。
http://systrom.com/
@王墨
大家可能没真正的运作过餐饮店,不太知道商家为什么的这么痛骂美团外卖
我再给大家举个实际的例子,让大家理解一下
一顿正餐便当,假设商家售价30元
一般正常的外卖商家支出项
1、美团外卖26%的固定扣点
2、商家投放广告,假设3个点击(CPC)转化1个订单,3个点击 = 3元
3、配送费3元全免,商家自己贴一半 = 1.5元
4、用户用了超级会员,减免6元,商家自己补贴4元
以上2、3、4很多时候都是平台大概率上要求商家参加的,不然没有流量,就更不会有订单了
这时候我们算下
支出 = 30*26% + 3 + 1.5 +4 = 16.3元
很轻松就会得到,一份30元的饭,商家收入13.7元,你是商家你怎么办?尤其疫情期间没有堂食收入,80%收入都得靠外卖。
20200414
@李奇
昨天在群里聊,90 后都已经 30 了,至今没有出现厉害的创业者(似乎只有 Keep、OFO?),这届 90 后不行,垮掉的一代。
@金叶宸 评论
张一鸣创立字节跳动时29岁,直到31岁时还没有太多人知道他是哪根葱。34岁时开始被认为是「 成功者」(但17年对抖音的质疑声依旧多到爆炸)。37岁时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
90年的辉煌刚开始。
@吴朝东 评论
喜茶老板挺强啊
@王墨 评论
90后满打满算现在30岁
算22岁本科毕业,最多工作8年
一般套路是工作3-5年,然后创业,这时候可能第一次刚失败,又或者刚开始第二次创业
至于毕业就创业,且能牛逼轰轰,融资C轮以后的创业者,已经极度稀缺,这种人百度百科都能搜到,但大多数创业公司B轮死,包括我的,90后创业者我知道很多,比较牛逼且熟识的只有一个,公司港股上市,虽然跌的稀烂
一般定律是第三次创业成功概率会高很多
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我是chiming
今天,The Information发了一篇文章,腾讯微信如何威胁苹果, 谈了三年前的事情,以及双方现在的博弈,要点传递如下:
三年前, 微信推出小程序的时候,苹果很紧张,认为这会颠覆他们的App Store生态。然后苹果采取了行动,当时大家直观的感受是,iOS没法使用赞赏功能。同时还有暗线,推迟微信在iPhone上的更新,打乱他们的节奏。
然后,就有了腾讯高管组团去加州苹果总部与库克见面的一幕(2017年9月),很多媒体都认为,这是腾讯要和苹果有重磅合作了,其实不然,他们的目的是安抚苹果高管。理由大概是:苹果你别怕,我们的小程序太基础了,就是新手村,根本没法与独立的App和游戏竞争,放心好了。
苹果信了:好吧,你的小程序,就是一个开胃菜,在App Store的App,才是大餐。用了小程序的人,最后还是会下载App。现在的情况,让苹果很头大。
三年过后,小程序发展的速度还可,的确改变了很多用户习惯,尤其是订票、点外卖、玩小游戏等等。眼看着就是奔着操作系统狂奔,这对苹果的生态造成了冲击:
Sensor Tower 的数据,2019年,中国 iOS 应用程序的下载量,从2017年的93亿下降了12% 。相比之下,同期美国的应用下载量为71亿,增长了22% 。
而且,开发者为 iPhone 用户开发的新应用越来越少。 截至2月份,中国 iOS 应用程序的数量比2018年184万的峰值下降了20% 。
与此同时,根据分析公司 App Annie 的数据,App Store 在中国的收入增长,已经从2015年和2016年的三位数增长放缓至2019年的11% 。
有人评论:“温水煮青蛙”。
但腾讯不能过火:游戏分发的一部分命脉,还掌握在苹果手里。
而且苹果也在想办法,限制iOS系统中小程序的能力。
最近微信上了付费阅读,也是通过App Store的支付系统,要给苹果分成30%。
就算这样,微信也一直突破苹果的极限,在边界线上疯狂的试探。苹果又不能太强硬,最大的招莫过于下架微信。
可如果微信没了,还有谁愿意买iPhone?
想看全文:
《How Tencent’s WeChat Poses Creeping Threat to Apple》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how-tencents-wechat-poses-creeping-threat-to-apple
@金叶宸 评论
看APP下载量来佐证这个观点有点问题。因为干扰下载量的因素还包括中国用户人均常用APP数量、中国用户常用APP中位数变化这几个指标。
20200415
@科技编辑
能在2020推出新iPhone SE确实是因为它是“苹果”。
@海枫
第二期Newsletter更新啦,尝试直接把图加在里面
欢迎订阅https://seamaple.hedwig.pub/
https://seamaple.hedwig.pub/i/shi-pin-guan-cha-di-er-qi-white-claw-de-zhong-guo-mo-fang-zhe-men-nong-fu-shan-quan-mu-gong-si-yang-sheng-tang-qi-xia-de-yang-sheng-tang-yan-jiu-suo-dui-hai-tian-wei-ye-nian-bao-zhi-wai-de-si-kao
《食品观察第二期 | White Claw的中国模仿者们,农夫山泉母公司养生堂旗下的养生堂研究所,对海天味业年报之外的思考》
@少楠Plidezus
原来还可以这样炒股
3.31 日宣布开通医保支付
然后对应机构就调整评级到买入,目标 90 港币
现在连个入口都找不到,咨询了一圈他们的医生都说不知道,最后才发现…
@ChanceXuan
朋友试图从深圳进京出差,遂去医院自费做核酸检测,拿到阴性报告,兴高采烈去机场,在安检被拦下,因为去过医院被列入高危人群,禁止进京…
@John_Sun
于是跳舞公司和囧妈的合作走引领世界潮流了,🐮🍺
@Marie_Colvinn
1、我们很难想象《动森》可以一面引用现代社会的房贷体系将玩家变作“房奴”,另一面又悖论式地宣称为玩家营造了一个童梦般的游戏世界。
2、《动森》中的“家”并不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功能单位,而只是一个实现个人意志/欲望的布景,一个容纳物质财富(家具)的容器。玩家仅在这个容器中展布自己的审美趣味,向自己与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在世界。换言之,“家”只是一种在场,而非存在。
3、在这样的文化脉络之下,《动森》就不是对外联络,而是向内回归,“无人岛”也就构成了回归母胎的隐喻。这里的“无人岛”至少包含两层意味,其一,这个岛上除了自己就没有其他玩家,因此玩家拥有岛内的绝对权力,可以按照自己的面貌去布置该岛,将它变成自己的一面镜子;其二,这个岛上只有自己是人,其他NPC甚至连人形都不是,而是作为绝对他者的动物(例如机场前台“莫里”是一只鸟)。不难想象,“无人岛”其实就是一个母胎,玩家则是母胎中的婴儿,婴儿受到母胎的绝对保护,从母胎中汲取一切受到现实社会否定的,却又是个人精神成长所必需的营养。
https://mp.weixin.qq.com/s/KJ0O4vnlxprQlooBpD5CrQ
@柳胖胖
说下我理解的美团外卖佣金问题。
1、本质上,这还是一场公关战。自阿里公关体系全面接入饿了么以后,美团在舆论上一直比较被动。
年初支付宝首页的美团化改版+本地生活组织镜像对标重构后,已经做好了再莽美团一波的准备。很多微信群里不时可以看到有不知名媒体丢进来一些文章链接,内容是各个省份餐饮协会或者商家自发组织的对美团的抗议报道,但之前是星星点点,现在舆论上这把火终于被烧起来了。
2、本来,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经营行为,餐饮商户用脚投票即可,不想用美团就转投饿了么,无奈商户也知道美团订单更多一点儿,配送服务稳定一点儿,现在堂食没量了,离开美团是不可能的,死得更快。
3、大家都听过的老和尚生意之谈,就是线下餐饮商户,三年存活率10%-15%。尤其中小商户,从业者反反复复就是那波人,素质真的不高,过去倒闭前怪政府收税多,怪工商卫生查得严,怪商场租金高,但其实这三个对象就算餐饮协会也都得罪不起,压力之下只能把锅甩外卖平台头上了。
4、疫情的到来,让很多本来1-3年内要倒闭的商户,变成了1-3个月内要倒闭。
餐饮业的头号大敌是,大部分人还是不敢去线下吃饭。以前外卖的比例是10%-30%,现在占到70%有的甚至90%以上,但无奈销售额和客流整体都在大幅降低,只能说疫情倒逼加速了餐饮业整体的洗牌速度。
5、有一个微妙的心态是,在美团上赚得不错的商家,并不会特别愿意发声支持美团。尽管自己利润还行,甚至老板已经发了财,但万一佣金真能降下来一点,自己这边本来订单多Or客单利润高,由此获得的好处比那些快干不下去的小商户要多得多,所以他们静观其变隔岸观火就行。
6、我专访了一个做线下小吃连锁的老板,在北京大概不到10家店,他给了我几个数字,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小商户的常态:美团的佣金率,不是26%是19%,如果愿意独家,不上饿了么平台,那就16%,而且会有流量扶持,但具体会给多少流量不一定。
但19%佣金率不是成本的全部,比如他家的客单价是25元,每单还得支付10%以上的广告费,加上原有抽成就达到29%了,如果再参加满减活动或者美团红包,还有30%左右,这样实际到手就只剩41%。除去食材成本35%-40%还剩1%-6% ,电费、人工、租金一分摊就是负的了。
但不用美团转投饿了么能解决问题吗,这个小吃老板最后给了我一句话:“两个平台都是一丘之貉。”
7、所以核心问题又绕回来了,那就是餐饮商户如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或者核心客户,用户不会主动搜索你或者进行复购,每次都得靠美团饿了么给你的付费曝光(包括靠商品打折换来的流量),那么确实这就是一个没有出路的生意,应该趁早转行,因为没有爸爸会兜底你来做一个商业的生意一定能不倒闭。
8、另外,美团的佣金19%里,是包括配送服务的,大概占到佣金的80%,也就是如果你愿意自己配送,佣金率可以降低到5%不到,但现在有几个商家愿意自建配送呢?自建了以后的服务质量能和美团或者饿了么比么?
9、外卖在过去为什么不是个大生意?就是因为订餐比较麻烦+商家不愿意配送,一边是用户端的电话传单模式太累了,一边是商家端高峰期间没人配送,养专人在闲暇时间又很浪费。
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基于地理位置的外卖信息综合平台有了,但服务还是得不到保障,然后平台靠资本催化烧钱养出了配送大军,只能说这个前期的波动和风险只有头部平台才能承受,
10、美团所谓同城点对点即时delivery everything的故事不提了,从资本市场对这两天的美团佣金事件毫无反应可以看出,其实投资人心理门儿清,那就是等自己决出胜负再说吧。
阿里在同京东和拼多多的战争中,二选一已经玩得很溜了,每次公关舆论也都能占到上风。但外卖其实是一个太苦逼的生意,阿里自己也是第一次面对自己不是领先者的局面,疫情之前本来大部分餐饮商户过得就不好,但这个到家+到店的消费支付场景,阿里又不会放弃。
美团涉足的每一项本地生活服务,都直接关联着一个交易场景,每一次消费都是一笔支付,背后是银行账户间的流水,这是阿里的根基啊,其实淘宝天猫、支付宝便捷服务、本地生活,都可以视为是支付之上的消费场景。
@瓦恁
现在小朋友是不是不知道AND1是什么了
@峫望
“14年的造型,15年的指纹,16年的屏幕,17年的机身,18年的镜头,19年的处理器,20年的手机。它不一定是个好手机,但一定是本好历史书 ”
@hxd50
我导最近做的一个研究很有趣...他想知道在面对医疗资源挤兑的道德困境时,人们更倾向给什么样的人提供医疗资源。在这点上来看,纵观全球大部分地区,中国participant的选择就比较特别了😷
这里要强调!实际救援过程中只看存活率,只看存活率,只看存活率!!!
@科技编辑
苹果在其官网正式发布了第二代 iPhone SE。全新的 iPhone SE 2 配备了 4.7 英寸视网膜显示屏,而且还有我们熟悉的主屏幕按钮,提供 Touch ID 指纹识别,采用正反双面玻璃设计,提供黑色、白色和红色,将于 4 月 17 日星期五晚上 8 点开始预购,提供 64GB、128GB 和 256GB 版本可选,起售价仅为 3299 元。
配置部分,第二代 iPhone SE 搭载了 iPhone 11 Pro 同款的 A13 仿生芯片,支持 4G LTE Advanced 网络和 WiFi-6 无线网络。苹果表示,新款 iPhone SE 拥有 iPhone 历来最强的单摄系统。它配备了一颗 1200 万像素 f/1.8 光圈的广角摄像头,并在 A13 芯片的加持下,新 iPhone SE 将支持人像模式(六种人像光效)、景深控制以及智能 HDR 拍摄。同时也支持最高 4K 60fps 的视频拍摄。值得一提的是,前置和后置摄像头均支持立体声录音和视频防抖功能。
另外新 iPhone SE 还支持 IP67 级别的防尘抗水,支持 Qi 认证的无线充电,以及有线 18W 快速充电(充电器需额外购买),用户最快只需 30 分钟就可以将 iPhone SE 从零充至最高 50% 的电量。iPhone SE 2 将于 4 月 17 日星期五晚上 8 点开启预购,并将于 4 月 24 日星期五正式发售。
via 🔗 http://m.weibo.cn/1642720480/4494112210386208
本期推荐即友:
互联网:
@柳胖胖 签名:36氪2019年度科技商业观察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9年度最受欢迎作者
金融科技:
@HelloGitHub 签名:分享Github上有趣、入门级的开源项目。
爱在即刻:
@即士多 签名:jstore.site;开店一起玩,分享好商品
本期最具话题公司:
美团:餐饮协会联名抗议事件、美团买菜、美团生鲜
苹果:iPhone SE
本期话题引导者:
@王墨 个人签名:杭州/长期关注互联网与快消; 体会过创业的快乐与痛苦